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19日

党员化身“泥腿子” 助力夏种农事忙

阅读量:246

王凯旋  罗梦瑶

 

夏风拂过水田,漾起一片新绿。在这农忙时节,河桥镇洪山村的农田里,几十双“泥腿子”忙碌着,他们撸起袖子、卷起裤管,在翻耕好的水田里进行插秧,耕种场面热火朝天,让“党心”真真切切地“润”进了这片希望的田野。

 

躬身力行,汗水浇灌“初心田”

 

“脚下没泥,心里哪能装着乡亲?”活动一开场,青年党员王甫军就一头扎进水田,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起初笨手笨脚,秧苗插得歪歪扭扭,在村里老把式李大爷手把手的指点下,才渐渐摸到了门道。弯腰、分苗、插秧……重复的动作不一会儿就让人腰酸背痛,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混进了脚下的泥水里。“真没想到插秧这么累!农民真是不容易!”王甫军抹了把汗,由衷感叹。

不只是插秧,党总支还组织了“助农代办”小分队。针对村里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党员们主动上门登记需求,集中代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再送到田间地头或家门口,省去了老人们来回奔波的辛苦。在泥水里的亲身劳作,帮特殊群众农忙跑腿,让党员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切肤之感,那份“服务人民”的初心,也在汗水的浇灌下愈发坚定。

 

精准帮扶,“搭把手”解决“心头急”

 

眼瞅着秧苗一天天长高,五保户刘老汉却犯了愁——家里缺劳力,几亩水田的插秧进度严重滞后。洪山村早就摸排清了情况,迅速启动“1+1”结对帮扶机制。党员王靓颖主动认领了刘老汉这块“责任田”,连续几天带着两名年轻党员,天蒙蒙亮就下田,裤腿一挽干到天黑,硬是帮刘老汉按时完成了插秧任务。

针对农忙时节普遍性的“用工荒”,党总支还想出了“共享农机”的新招。通过整合村集体农机设备,并培训了几名懂操作的党员组成“农机服务先锋队”,优先为像刘老汉这样的困难户、缺劳户提供低偿甚至无偿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党员们卷起裤腿、俯身劳作的“搭把手”,不仅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让党群之间的情谊,在共同的汗水和笑声中迅速升温。

 

田埂课堂,政策技术“送”到指尖

 

插秧间隙,田埂上、树荫下成了最生动的课堂。洪山村创新党课形式,把传统的党课搬到了这里。村书记周从启没拿讲稿,指着眼前的稻田就开讲:“大伙儿看这秧苗,国家的好政策就是阳光雨露!今年那个高标准农田补贴、稻谷补贴……”他用最朴实的方言,把党的惠农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伙儿听。

光讲政策还不够,关键得让乡亲们掌握真本事。活动期间,洪山村特意邀请了农技专家“下沉”到田头,现场开讲:“看这叶色、根须,现在该注意施啥肥?这种病斑怎么识别?用啥药最安全有效?”专家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病虫害、科学施肥用药。这种“田埂课堂+技术下沉”模式,把实用的种植技能直接“送”到了农户的指尖心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