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5月01日

劳动编织星空

——走进盱眙特教“星星向阳”农场

阅读量:125

通讯员 吴凯

 

近日,县特殊教育学校“星星向阳”农场举办了一场充满生命力的成果展。140余名特殊学生带着亲手培育的蔬菜、精心创作的摄影作品和洋溢着自豪的笑脸,向大家展示劳动赋予的蜕变——曾依赖他人照料的孩子,如今在农场里熟练劳作;一度封闭自我的少年,正通过镜头与世界温柔对话。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在享受劳动的快乐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农场里的“生命课堂”

从泥土中汲取成长力量

 

春日农场里,12块班级责任田生机盎然,油菜花、莴苣在阳光下舒展叶片。职高班学生小萌熟练地为番茄苗培土,曾因肢体协调障碍而自卑的她,如今已是农场“种植小能手”,翻土、播种、搭架一气呵成。

作为江苏省内涵建设项目校,该校“星星向阳”农场自2024年建成后,成为特殊学生的“成长实验室”。学校划分种植区、盆栽区、生态观察区,开发《农作物栽培手册》等校本课程。听障学生触摸土壤感知干湿,智障学生用彩笔记录植物生长周期。“他们或许记不住公式,但能在照料植物中学会等待与担责。”班主任王玲说。

 

劳动赋能

让“特殊”绽放独特光彩

 

 

班级绿植角里,听障学生用手语交流多肉养护技巧,智障学生小宇正为太阳花调整光照角度——这个曾握笔困难的孩子,如今能独立松土、收拾工具。他在老师帮助下用旧瓶子制作的“星空花盆”,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更感人的变化发生在性格层面,孤独症学生小阳主动帮同学递水桶,肢体障碍学生小月通过园艺剪刀训练,如今能独立完成手工劳作。校长花纯玲感慨道:“劳动让他们从‘被照顾者’变成了生活的主人。”

 

镜头与餐桌

劳动成果架起温暖桥梁

 

在“农场摄影展”前,一群学生围着照片打手语交流。其中一张名为《紫藤下的我们》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两名培智学生坐在老师身旁,一起指向盛开着的紫藤花,嘴角扬起的笑容充满自豪。30多幅参展作品中,有幼苗破土的特写、有师生协作的背影,每幅照片旁都配有师生手绘的“图说”,有的画着笑脸和太阳、有的用拼音拼出“我爱农场”。

这些成果也温暖了家庭。培智班学生小雨的妈妈在家长群分享:“孩子第一次夹自己种的菜给爸爸,说‘好吃’。”曾经被担忧“无法独立”的孩子,如今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听障学生用手语指导妈妈浇花,小阳把番茄洗净放在餐桌上——这是他们第一次主动完成的“家庭任务”。

 

从农场走向未来

劳动铺就星光之路

 

 

成果展上,学生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制成菜饼,用莲蓬、秸秆创作手工艺品,把小石头画成五彩斑斓的摆盘,将一颗颗鲜艳的玻璃珠子串成美丽的手链……“劳动让他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终身财富。”该校德育主任蔡永闯体会颇深。

据悉,该校正启动农场2.0计划,新增“家政服务”“烘焙小厨”等实践板块,将劳动与职业启蒙相结合。未来,学生不仅能种菜,还能学习农产品加工、手作技艺。校长看着孩子们在农场忙碌的身影感慨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劳动帮他们找到了发光的轨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