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中振兴!他们的发言掷地有声
9月7日,我县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县中振兴大会召开,教育工作者代表就如何助力县中振兴作交流发言,一起来听听!
响鼓重锤 擂出“县中振兴”最强音
盱眙中学
光华流转,岁月织章。县中振兴的画卷,在接续奋斗中壮丽铺展;教育发展的华章,在继往开来中镌刻永恒。2024年,盱眙中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县中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高位推进,聚焦质量提升,奋力打造出“县中振兴”的盱中样板。
2024年,交出了县中振兴我先行的“盱中答卷”。朱晓驿同学以裸分662分、全省第21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录取,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实现清北零的突破,985录取54人,600分以上164人,985、211、双一流以上高校录取278人,各项数据位列全市同类校第一。
从2022年的一本达线550人,到2023年的一本达线770人,到2024年一本达线810人,盱中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实现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目标。在高考质变的同时,又迈出了办学层次提升的关键一步,2024年8月,在全省高中校长暑期培训会议上,盱中获批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特色高中立项校。
在2025年高考的征程上,盱中人将明确“三新”追求,继续奏响县中振兴的铿锵之音。
2025年高考,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实施“两个突破”,即一本突破900人大关;985、211及双一流以上高校录取力争突破400人大关,清北保一争二。
全面聚焦教学,突出教研提质,实现课堂提效。进一步深化“凤凰课堂”模式,引领教师教得深入:创新方法,激发兴趣,关注过程,引导思维;引导学生学得真实:深度参与,合作探究,反思总结,持续提升。
全面聚焦质量,突出特色办学,实现发展提速。新学期,盱中将以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放大特色创建的“诗育”效能,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拓宽强基、专项、综评赛道,加快创新教育步伐。
凝心聚力谋发展 增效提质助振兴
盱眙县第二中学
一年来,全体二中人秉承“微中求大,厚积致远”的校训,凝心聚力,奋楫笃行,打造“有模有样”的校园,构建“有本有源”的文化,推进“有滋有味”的课堂,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培养“有情有义”的孩子,连续十年实现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目标。
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为县中振兴履职尽责。
深化内涵建设,为学校发展提质增效。今年中考,淮安市前180名我校有8人,达淮中统招线有65人,达盱中计划内分数线442人,普高线以上1344人,持续为县中振兴输送优质生源。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幸福成长,从队伍建设、特色凝练、示范辐射入手,引领、聚焦、提升教师发展。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路径,今年初一招收2436名学生,分设三个校区,50个班。目前已成功创建成市级教师发展示范校,是市化学学科基地校。
抓实队伍建设,为教师发展铺路搭桥。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工夫,在“实”字上做文章。立足课堂,注重实效,开展“做题工程”,理科教师做好“错题集”,文科教师写好“千字文”;作业改评做到“四有四必”;模块导学,教学合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注重名师培养,采用“送出去,请进来,送下乡”的模式,为不同层级的教师提供展示、出彩的平台。
坚守教育初心,为学生成长聚力赋能。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终身学习、批判反思,合作沟通的能力,知恩图报的情怀。培养兴趣,展示自我,激发热情,多形式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活动。
铸造教育品牌 聚力质量提升
盱眙县实验小学
过去的一年,县实验小学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科研基地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研究基地、淮安市第十届运动会团体奖、县目标考核一等奖等32项县级及以上殊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实验小学将在全面总结过去的基础上,践行初心使命,聚力扩优提质。在政治站位上体现新高度;在教育发展上彰显新作为;在立德树人上再创新业绩。
坚持德育为先,以仁爱教育筑牢学生成才主线。进一步用“仁”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仁爱校园”建设为目标,以“仁爱课堂”打造为抓手,以“仁爱德育”育人为基点,以“仁爱少年”评选为契机,着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深耕教育教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充分发挥书记、校长、名特优教师等“关键少数”的“关键能力”,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秉持“严快紧实”的工作标准,以“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起拼”的工作合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新突破。进一步落实“双减”“双新”精神,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坚持教师、教学、教研“三教”协同,强化实施“享受学习‘三案五因素’学教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推进“3+2联动”订单式教研、“1+2+X”教师发展共同体模式、“青年教师夜校”等特色教研,锻造敢担当、善作为、有情怀、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聚力扩优提质,以多元课程涵育综合素养。抓细抓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教研”六个环节,持续开展多元化的延时服务“仁”课程。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夯实劳动教育,开发校内劳动实践空间;在体育课时上做“加法”,践行“4+1”、“3+1+1”;利用课后服务做强趣味田径、武术操、课间操、轮滑、乒乓球、合唱等项目,将体艺教育特色进一步提质。在挖掘校内特长教师基础上,引入校外新质力量丰富社团课程。学生走班上课,让校园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
赋能辐射引领,探索紧密型共同体办学路径。学校将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与开发区小学、旧铺小学一起探索紧密型共同体办学路径,做到“五统一”:人员统一调配、教学统一进度、教研统一安排、质量统一调研、绩效统一评价。凝聚团队、培育团队、带领团队在“共情共鸣、共生共赢”中共同发展,为县中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盱眙发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