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梁十景玻璃泉
玻璃泉浸月
董礼波
说到古代文人以及文人留下的文章,盱眙第一山可以说是一座文化山了。在盱眙第一山有一眼“玻璃泉”,曾因大诗人画家米芾一首《玻璃泉映月》而名声大振,也曾因江西派琴师崔闲抚琴三十曲而蜚声远扬。这段鲜为人知的古琴、乐曲、琴师、诗家与泉水、清池的美好故事,或许能为盱眙第一山增添几分雅趣,也为玻璃泉凭添一段佳话。
大观四年庚寅(1110),崔闲得知叶梦得将取道泗州,途经盱眙,便提前来到盱眙,于第一山玻璃泉畔,一边习琴、一边等待。崔闲来到第一山,抬眼看去,不由得惊呼“美哉”!此地真乃山重水叠、陡壁巉岩,松柏滴翠、桃杏满园,石阶层层直通天际。绝壁之前多有巉石,如狞龙伏虎、怪状奇形,石壁有泉,泉自窍出,喷泻淙淙、泉水清冽,涓流不息、四时不断。下承以池圜,上复以亭阁,匾额题曰“玻璃泉”。崔闲叹息道:“难怪米元章至此,恋景难移,吟诗题字,不忍归去,此地确是美景,不差琅琊也!”于是,止步择地,置琴泉畔,挥指弄弦,欣然奏之。
玻璃泉是从山间沁溢出来的一溜山泉水,水清而净,喝入口中,回味起来甘甜无比,令人难以忘怀。泉池的上方,盖着一个亭盖,据说玻璃泉上原本无亭,古人爱惜泉水,用亭子遮蔽着玻璃泉。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当年来游第一山时,吟咏出了《玻璃泉水浸月》的诗篇。当列强来践踏我们的大好山河时,有人在玻璃泉旁边的山体上刻了“驱除倭虐,还我河山”八个大字。亭内有石雕龙头,镶嵌在半山腰的石壁间,泉水从龙口中流出,清澈晶莹,流入亭内池中,终年不会干涸,用泉水擦拭面孔和双手,顿感热气消减,凉意渐生。每至月圆之夜,碧水如镜,月映池中,故有“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的诗句。
在看人文景点的过程中,也没忘记领略自然风景之美。山中那些大树的枝干上摇曳着斑斓的叶子,有绿色、黄色、咖色,还有红色,在山的高处眺望远方,能看见广阔的田野和平静的水面,叶子回应着太阳的亮光,心也灿烂着暖阳。
许亚平作
玻璃泉浸月
■ 王兆浚
跳珠溅玉润环钱,力透重岩不老泉。
疏籁清宵情炽处,恬波姣月缱淮天。
■ 朱洪滔
青岩斑驳布苍苔,绿树丛中一鉴开。
更值佳时人欲醉,清宵月影送风来。
■ 刘 琳
谁凿层岩引碧泉,清流润泽一方天。
烟云拥翠山亭秀,草木凝华物态鲜。
月浸幽池心荡漾,风摇修竹影翩跹。
算来还是南宫韵,享誉都梁千百年。
玻璃泉
李厚仁
一泓碧水浸冰轮,澄若玻璃不染尘。
润物岩头松竹茂,赏心潭底月星邻。
名高万里来宾客,泉美千年爽齿唇。
自打南宫吟咏后,讵知雅士几多亲。
刘珝然
玻璃泉水浸明月
李天鸿
华夏大地泉池可谓众多,仅著称于世的就有一百多处,其中名称冠为“第一泉”的也不少,共有七处,如江西庐山康王谷的“谷帘泉”、江苏镇江的“泠泉”、北京的“玉泉”、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第一泉”他乡有,我们盱眙也有一个,第一山公园内的玻璃泉,就被明代凤阳知府冯延章称誉为“第一泉”,并手书三字于泉边岩壁之上。盱眙第一山的这个“第一泉”,面积极小,其知名度远远不及以上那七个第一泉中任何一个,只因泉水清澈、水平面似纯净玻璃,冯延章才有此赞誉。
第一泉只为个人所誉,真正的名称为玻璃泉,位置在第一山秀岩之下,普济院之中,抬眼望,只见一汩清澈冰洁的泉水,顺着山体,淙淙而出,流落到岩壁下的小水池中。若是夏日前来观游,就近立刻会感觉一丝清凉之意扑面袭来,令你神清气爽!
北宋某年中秋之夜,诗人书画家米芾前来玻璃泉游玩,月到中天之时,但见玉宇蝉娟,清泓倩影,当即吟咏出《玻璃泉浸月》诗一首:
半山亭下老苔钱,凿破玻璃引碧泉。
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
据此,玻璃泉遂成“都梁十景”之一。
玻璃泉水源自山间,清澈纯净,富含矿物质,可酿酒,张耒有诗云:“玻璃美酒旧知名,待君一勺玻璃泉。”;可泡茶,杨万里有诗云:“清如淮水来为嘉,泉送淮山妇煮茶。镕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沦春芽。”;也可洗涤尘心,清官陈道有诗云:“碧天晴月印弧光,荡漾金波普天凉。我布尘心都洗却,不须晞发上扶桑。”
清澈甘冽的泉水从山体裂缝中溢出,再通过龙嘴流入池中,这不就是龙泉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聪慧的盱眙人发挥才智,以“龙泉”命名的酒厂投产了,生产的“第一泉”系列品牌酒一度热销江淮大地;玻璃泉文化内涵深厚,玻璃泉的泉水又能够洗涤心灵尘土,诗歌不是也有着同样的内涵与功效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杨绵发,陈绍龙,季风为代表的三位热爱诗歌写作的青年据此创办了“玻璃泉诗社”,所创诗歌成功打造了淮安西南新高地,并由此赢得“都梁三剑客”美誉!
美哉,玻璃泉景!乐哉,玻璃泉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