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节气,养生进补有讲究
王甜 蒋明睿
11月22日进入小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是天地气机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进入小雪,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传统中医将四季养生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伴随寒冬的到来,我们不仅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肠胃不好的人还需要做好保养,预防各种肠胃疾病的发生。同时,中医认为,冬天是藏精固肾的良好时机,冬季养护肾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益肾藏精、安神养志。“这一时节人的许多系统都会出现毛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关节疾病等慢性病,由于季节变换就容易复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田耀洲提醒,小雪节气后要注意保暖,保暖的重点部位主要集中在头、脚、腹部、背部。冬季也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这样的时节,很多人会觉得体内寒气很重,并且肠胃不舒服。“在家可以多拿生姜和大枣泡水,再辅助以薏仁、山药祛湿,这些都可以有效保护肠胃。”田耀洲说,“天一冷肠胃就不舒服,我们把它叫做‘功能性肠胃病’。功能性肠胃病就是有症状,但查不出器质性的问题。这类疾病有六类二十二种,比如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等,这类疾病使用医疗手段可以取得短期效果,但长期还是要以养生保健才能巩固。”在饮食方面,需要补充一些能够让我们“热”起来的食物,对抗自然界寒冷的阴气。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中医师仲昱说,冬宜补肾,黑色食物入肾补肾,所以小雪时节要多吃黑色的益肾食物,如桑葚、黄精、黑米、紫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等,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以抵抗寒冷、润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另外进食一些补肾健脾固精之品,如山药、莲子、枸杞子、板栗等,有助于肾精的封藏。关于冬日如何适量运动,保持气血通畅,田耀洲说,在冬季要动静结合、适量运动,以微微发汗为度,防止水分流失带走人体内的气以及电解质失衡。平时多注意开窗通风,多泡脚。仲昱还推荐了涌泉穴、太溪穴、关元穴三个穴位,可以平时多加按摩,均能起到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补益肾气的作用。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