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教育周刊
2023年11月18日

向阳而生 做一名有温度的班主任

阅读量:988

盱眙县第三中学 张业艳

 

“花木向阳春不老,为人处世贵求真。”——《群书治要·幼学琼林·草木》。

动心起念,与学为善。循梦而行,向阳而生。清风徐来,繁花自放!

这24字,是我做了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感受。也曾很少在夜深人静时,回顾当班主任的浅浅岁月,想想我给孩子们传递了哪些可贵的东西呢?

细细想来,我一直都渴望做一名向阳而生,有温度的班主任。

首先,向阳而生,做班主任,眼中要有温度。

班主任眼中的孩子,是个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班主任眼中对待学生的温度应有区别。聪慧的学生,班主任眼中是赞许,调皮的学生是欣赏,木讷的学生是静待花开,迟缓的学生是守望,而学困的孩子则是相助。在班主任的眼中,学生们该是向阳而生,温度有别的“自家孩子”。

我有一个曹姓的学生,是个男生。小家伙聪明机灵,甚是讨喜,上课爱举手发言,积极动脑筋。可他的自制力稍差,上课时有事没事会来点段子,弄点小插曲。增添许多管理的事务,也让班主任我眼中有了不同的温度。时而赞许,时而相助,时而静待花开,时而恨铁不成钢。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用不同的方式去树立学生对待学习与生活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完成教育教学目的。要善于利用学生自然成长的规律,让学生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保持学生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向阳而生,做班主任口中会有温度。

1998年,我刚当班主任那会儿,语言中多是作业未完成,任务没干好,今天怎么没来上学这类的追责和关心。当了班主任20年之后,和学生交流中有“鸡汤”,呈现“打鸡血”语言中温暖着孩子们,会传递出积极,向上、向善、向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像我儿子常笑说:“有一只鸟,自己飞的不够高,然后孵一只鸟拼命让它飞得更高。”那时班主任的我,会常常要求我的学生和孩子要飞得比我高。用这种温度发挥教育的意义: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到了近些年,做班主任的我语言中常常会浸润:学生自然成长的规律,顺势允诺学生做学生,自己做自己,用学习的惯性助推我们更好成为我们。

第三,向阳而生,做班主任手里应有温度。

对于学生的关心不仅仅要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从实际行动上来表示。学生取得成绩时,同他拍手祝贺。学生伤心委曲时,为他伸手擦去泪水。学生家庭遇到困难时,尽力伸出援手相助。学生衣服凌乱时,细心为他用手整理好。还有学生请假时,关切的亲手写好假条。冬去春来,每次手心的温度都在。对学生的温暖也是为自己心里的火炉添上一把柴火。

第四,向阳而生,做班主任态度上定有温度。

记得10多年前,阳光班里有一个女生王某。她当年算是我的铁粉,特别的仰慕、崇拜、信任我。那时的我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学习上都很要求进步。做课题、写论文,竞赛课、考研等各种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也不觉得乏味。可能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有温度,无形中感染了她,让她在英语全国竞赛喜获一等奖的佳绩,后来被东南大学录取。现细细想来,班主任态度中的温度拥有神奇的力量。

最后,向阳而生,做班主任心中定有温度。

很多教育名家,会说爱孩子,爱学生。我的观点是班主任要把温度传递给孩子。这里的温度,有两个衍生意:温暖和态度。如暖阳拂面,却色厉度严。简而言之,好好说话,要有底线。班主任的工作,繁若细丝,日复一复,很多事情既繁琐又固化。大多数事情都多艰辛,寡喜乐;多付出,少美誉;多指责,少赞许;多担当,少逃避;多问题,少方法。虽然更多的是付出,但却是教师百年树人的必经之路。心中没有温度,自然当不好班主任。

总之,做为一名班主任,能向阳而生,在管理好学生的同时,既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又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十年树木,功在当时。百年树人,利在千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