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
构建“四个体系” 擦亮婚俗改革底色
通讯员 陈士玉 李小飞
11月13日
省民政厅发文向全省推广
盱眙《构建“四个体系”擦亮婚俗改革底色》经验做法
婚姻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我县作为江苏省级婚俗改革试验区之一,对标对表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断健全党委领导、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试点任务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大胆创新,持续推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和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和公序良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思想文化逐渐被广大群众认同,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着力城乡全覆盖,构建多层次婚俗阵地体系。坚持从阵地源头抓起,重点打造“黄牌街历史文化、黄花塘红色革命、天泉湖绿色现代”三位一体婚俗阵地。在历史文化街区“偶园”建设全新婚姻登记中心,按照婚姻登记机关5A级标准婚姻登记处打造婚姻文化基地,向新人传递传统婚姻仪式之美。同时发挥基层组织红白理事会功能,在全县13个镇街全面推动婚俗改革,新风教育馆、民俗馆、家风家训课堂各具特色。
增强婚姻幸福感,构建暖心式婚姻服务体系。打造全新结婚颁证大厅,建立特邀颁证员制度,由二十大党代表、社会名人、道德模范担任颁证员、证婚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颁证活动,让新人感受婚姻的仪式感、庄重感、使命感。婚俗改革实验以来,累计举办各类颁证活动40余次。与盱眙法院荣获江苏最美女法官、江苏好人的周婷合作,设立了法官工作室,组织了一支专业法律工作者和公益志愿者团队,通过“点单式”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规解答、妇女儿童保护等公益服务,使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更加精准有温度。
提升社会参与度,构建立体化移风易俗体系。对党员干部的婚丧嫁娶行为作出规范,制定和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婚丧习俗改革纳入其中,马坝腊塘社区制定的“文明新风腊八条”在全市得到推广。与县内数十家大型酒店签订了《婚俗改革餐饮协议》,在酒店醒目处摆放婚俗改革宣传海报。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专项整治。如今在盱眙,各具特色的新型婚礼已成潮流,在老街举办“佳偶天成”户外婚礼、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举办“红色传承”革命婚礼、在天泉湖举办“绿色森林”婚礼,以及龙虾节淮河水上集体婚礼。
改革打出组合拳,构建强有力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婚俗改革试点、婚丧礼俗整治、移风易俗等“政策包”,实行专班化实体运作、清单化层层推进。我县将偶园景点交于民政使用,同时投入200余万元建设婚姻登记处和婚俗馆,财政安排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婚俗改革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普遍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广泛搭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婚前辅导、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等婚姻家庭服务。广泛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等各类活动,打造家庭家教家风品牌,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