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机械化撬动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融媒体记者 魏小芳 通讯员 王志伟
在盱眙东南部片区黄花塘镇,盱眙旧铺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的400多亩的碧根果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碧根果。“我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16年,11年前开始种植碧根果,度过前几年的挂果期后,现在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盱眙旧铺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主司传虎告诉记者。“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购买农业特色机械是2021年,当时我身体不太好,农场种植了400亩地,大约有5000棵碧根果树需要打药,到处找不到人,当年的果树收成比往年低很多。”
盱眙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南部片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山地高效农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盱眙旧铺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位于江苏省革命老区——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龙庙山和焦山村的荒山荒地,经过10年来的自我积累与发展,承包荒山500亩。种植碧根果400亩、其他种植100亩,林间套种黄豆、西瓜、油菜等经济作物及林下养殖,总投资达到500万元,碧根果年产量近17.5吨,配套了农业器械30余台,实现了种植、施肥、病害虫防治、采摘、净果、烘干、分拣、榨油等主要环节全程机械化。近年来陆续获得了“盱眙县丘陵山区薄壳山核桃示范园”“江苏省农科院碧根果工作站”“淮安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碧根果产学研合作基地”等称号。
走进司传虎的农场时,他正在操作碧根果采摘机械,摇树机配上果帘,只需要三十秒钟就可以采摘完一棵树。“这种摇树机采用短频震动,可根据树体大小调节震动频率。以前需要20个人连轴转一个月才能摘完果子,现在只要5个人,一周就能收完,大大提升了效率。”司传虎娴熟地驾驶机器走在林间。他介绍道,“当初咱们脚下的土地里全是巨大的石块,为了更好适应碧根果树生长结果,挖掘机和破石机没日没夜干了一个月才将土地平整好,又运土回填至现在这么高。没有路,把石块铺在合适的地方就成了路。没有水,我们打了井,没有电,我自己接了电。再慢慢种上碧根果树,山上土地肥力较差,涵养水源能力弱,通过在外学习,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用管道灌溉系统,既能实现精准灌溉,还能施肥,保障果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刚开始种植因经验不足,行距小,地面上长满了杂草,果树没有足够的营养和光照。“除草机除草时转不开,根本没法机器除草,还是靠人工。后来再去请教有经验的农场主说,要保证树间距达到8米以上,即使林间套种也不影响光照、除草。”碧根果树的生长周期长,从栽苗到结果,需要7年时间。即使种植的时候买的是两年或者三年苗,也依然有漫长的等待期。林间套种很好地解决了收入的问题。“红薯、毛豆、小麦,都可以种。丰收期和碧根果错开,忙闲有序,还能增加收入。”提到每亩地的产量,司徒虎打开了话匣子,“亩产300多斤,均价在20多,每年每亩地能收入7到8千块钱。这也是因为前期种植有些问题,等调整好了预计每亩年收入在1万块钱以上。”
随着碧根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增加,净果、烘干、智能分拣和色选分拣设备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些传统农机,并不能适应山地的作业,机具选型和改造十分重要,我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在停满大大小小农机的标准化农机库里,司传虎如同阅兵的将军,“这是打药机械,这是除草机械,这是榨油用的机械……总共有30多台套,现在我的农场种植管护和初加工都实现全程机械化,光是打药机我就有3台,适应不同坡度的山地。”同行的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的王志伟介绍到,“这个标准化农机库是财政资金扶持建设的,我们每年都扶持建设一批,农机库既让农业机械有了存身之所,避免了风吹日晒,同时还可以存放生产物资,一库多用,它的存在还是很重要的。”盱眙南部片区地处丘陵地带,火山岩土壤,矿物质含量高,同样的品种在这里口感好过平原地区。今年盱眙碧根果全面进入丰产年,市场行情走俏。广州、浙江和天津等地坚果采购商纷纷驱车前来订购。“未分拣的果子卖不上价,只有按照一级果、二级果和三级果的规格分类好,才能卖出好价钱。我这两台设备造福了方圆三百里的种植户,前几天隔壁镇子的种植户还带了果子来筛选分类。盱眙这一片已经形成规模市场了,没有智能分拣筛选设备,果子再好也只能听买家的。”
“目前,盱眙生态林占地约60万亩,其中南部片区碧根果种植面积达2.2万亩,盛果期年产量可达5.5万吨,发展碧根果产业既有生态效益、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前景广阔、空间巨大、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我县可以加大发展力度。”司传虎介绍到。近年来,司传虎的农场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邀请农业专家、教授前来对农场工人和周边种植户开展免费种植技术培训,种植户向专家提供土地对农机的需求和适配程度的具体数据,共同研发新型高效的农机带动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县里的农业大户、回乡创业的新农人到盱眙旧铺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参观学习,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使用果园机器人、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新机具新技术,实现机器换人,减少了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大大加快了全县碧根果产业的形成和良性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产业振兴为基础,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装备支撑,助推甚至引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延链扩链,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发展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借助高效全程的农机示范效应以及碧根果产业发展,司传虎还计划在农场周边建设游客中心,承接团建活动,提供游客采摘游玩,打造垂钓、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带动盱眙东南部片区农文旅发展。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