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城街道:“433”工作法根治顽疾助力文创
通讯员 邱杰
为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努力根治各点位存在的“顽瘴痼疾”,实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目标,盱城街道创新推出“433”文创工作法,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点位挂包人能力,全面解决点位上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明确目标导向,化解四种问题清单。打造一批四无小区,即一无环境脏乱差,二无黄土裸露、绿化缺损,三无飞线充电,四无车辆乱停乱放、物品乱堆乱放、墙面乱贴乱画;提升一批特色亮点巷道,解决路面破损、墙体脏乱、线路凌乱、绿化损毁、乱堆乱放、乱种乱养、氛围不浓问题,确保巷道干净卫生、整齐有序、氛围浓厚;培育全部示范典型市场,市场内部彻底整治墙体脏乱、摊点柜台外溢、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地面污水污渍等现象,做到文明经营、管理规范、秩序优良。市场外部做到路面、店面和墙角整洁,无卫生死角、无乱停乱放、无污水污渍、无流动摊点;提升一批公共场所,社区内建有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站点,提供优质志愿服务;在显著位置刊播主流价值公益广告,提升文化氛围。
细化工作措施,汇聚三方合力。领导班子挂包一批,领导班子挂包文创当中难点问题最多的小区;单位负责一批,各单位加强与点位所在社区沟通联系,并结合单位职能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工作格局;社区打造一批,各社区书记挂包辖区范围内农贸市场、重点巷道、重点小区各一个,各社区两委成员参照执行,挂包小区、巷道各一个。
压实点位责任,坚持三项机制。一日一会商,成立点位工作组,召集相关成员,每日抽出至少一个小时到点位上,会商和解决问题;一周一通报,结合问题清单,围绕整改期限、目标任务,对创文工作进行全过程督查,每周发布一次文创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了事的,严肃追究挂包责任人的责任;一月一观摩考核,将文创日常检查作为街道目标考核的重要部分,将实实在在的文创成果呈现在广大老百姓面前,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433”工作法推进以来,山水名都小区、转盘巷、城北农贸市场等48个点位都不同程度展现了新面貌。据统计,各点位累计新建停车位500余个,安装充电桩2000余个,新增绿化5000余平方,修补坑洼道路300余平方,墙面出新10000余平方,疏通下水道200余米,维修安装路灯楼道灯100余盏,切实解决了群众最急切、最实际的需求。“我们这个小区近期改变太大了,儿子车子回来有地方停了,路面平整了,路灯也亮了,我们老两口晚上出来遛弯也放心大胆地走,这个文明创建真给我们带来不少实惠呢!”帝景国际小区居民傅大爷连连夸赞道。下一步,该街道还将继续排出一批需重点整治的点位,开展新一轮“433”挂包工作,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久久为功落实文明创建工作的精神实质。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