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20日

淮河流域近百年来五次特大洪涝灾害纪实

阅读数:29373  

■ 吴 坤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顶,蜿蜓东行,经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纳千流、汇百溪后进入江苏省洪泽湖,再经洪泽湖调蓄后分两路入江、入海。淮河水系集水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面积占31%;平原面积占56%;河湖洼地面积占13%。淮河全长1000余公里,总落差198米,平均比降为0.2%。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1~36度,东经112~121度之间,处在我国南北气侯过渡带,恃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面貌,使这里成为我国典型的孕灾地区,其中以洪涝灾窖为突出代表。从气候条件来说,降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平衡,变化大,6~9月(即汛期),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由于淮河流域海岸线长达500~600公里,流域东西宽只有600~700公里,台风经常深入内陆,以致全流域均受影响,而产生强降雨。从地形上看,淮河流域三面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大,众多支流源短流急,淮河干支流中、下游地势低洼,河道十分平缓,每遇降雨,洪水汇流中下游滞阻,加之,历史上黄河又多次泛滥南侵,淤塞淮河干支流河道,特别1194年黄河夺占淮河入海通道300年后,淮河洪水灾害更加频繁,引起洪涝灾害。所以说淮河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孕灾地区。本文主要追叙百年来(1921-2020年)淮河流域五大洪涝灾害年(1921年、1931年、1954年、1991年、2003年)实况。

一九二一年

1921年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鄂霍次克海高压间有一低压槽,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处于低槽底部,雨量接近正常,7月副高增强西伸到沿海大陆,江淮流域处在副高边缘,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在西安附近有低气压向偏东移动,受副高所阻,滞留在淮河流域,北方不断有冷空气南侵造成淮河流域大雨。8月副高北移并向西发展,大陆低压区南压东移,造成淮河流域汛期降雨时间长,6~9月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7月中旬至9月底,淮河干流长期处于高水位状态,洪水量大,据调查中渡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每秒,120天洪水量达826亿立方米,淮河中下游普遍成灾,淮河上游,信阳“倒塌民房万间,城墙崩溃数千丈,压死数十人,田禾树楷烂死”。淮河中游“颖州府大水,城内房屋多被淹倒”。皖北平地水深三尺,《申报》1921年8月8日报道:“毫州遭猛烈之大水……无家可归者约十万人……”。“皖北寿县、宿县等十余县尽成泽国”;淮河下游“5、6、7月里运河先后启放归海草坝六处,8月,淮运大涨,又启放归海三坝……”;“里下河大水雍积不消……”。据文献统计资料表述:1921年,淮河流域水灾:淹田4903万亩,损失禾稼3267万石,毁房88.1万间,灾民766万人,死亡2.49万人。安徽省(盱眙当时属安徽省),淹没田地15606096亩,禾稼损失13681779石,房屋毁坏385032间,牲畜死亡81274头,建筑物损失34700元,全省损失总值80346808元,灾民总数3397933人,死亡17852人,(以上数据摘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资料室)。

1921年夏,盱眙县连降暴雨数月不停,山洪暴发,淮水猛涨,盱城十条街道(金桥街、士街、兴隆街、近圣街、后街、前街、顺河街、古大街、六合同春、鸡心街)顿成泽国,船行街、巷,盱城淮河水位16.26米(9月6日),洪泽湖水位16米,沿淮农田全部被淹,倒房1432间,淹死灾民57人,农作物失收,沿淮灾民无家可归,四处逃荒。

一九三一年

1931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鄂霍次克海高压较强,两高压间为深长的低压槽。北方气温特低,南方气温较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江淮流域处于低压槽间,相应地面有波动产生并发展成气旋,经长江中、下游向北偏东移向日本。1931年降水集中在6~7月间,6月雨量稍大于多年平均值。7月雨日达25天,月雨量为常年同期雨量2~3倍,月雨量超过300毫米的笼罩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最大点雨量潢川达967毫米,700毫米降雨面积达19880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蚌埠为873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20.41米,汛期洪泽湖入湖洪量达609亿立方米。这是多年间江淮流域最大洪水,较典型的江淮并涨。淮河全流域普遍成灾。淮河干流和部分支流8、9月份先后也出现最大洪水,中渡最大流量16200立方米每秒。由于淮河堤防矮小残缺不齐,上自信阳下到五河普遍漫溢缺口,淹没面积3.2万平方公里,淮河中游濒淮各县尽成泽国。淮河下游里运河高水期的7月上旬,恰逢大潮,江水顶托,飓风过境,里运河洪水居高不下,浪高数尺,里运河东西堤漫决80处,其中东堤54处,受淹面积2万平方公里。淮河特大洪水,历史罕见,7月至9月间《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多家报刊,对淮河水灾作了大量新闻报道。报道中写到:“淮河上游信阳山洪暴发高原平陆尽成泽国,巨厦没顶,居民老幼睡梦中皆随衣物牲畜卷入波涛,水过处尸骸枕藉,房舍无存”。淮河中游沿淮各县数百里尽成泽国。霍邱“一朝夕之间,已死人数,有姓名可稽者八千人以上”。阜阳“全境一片汪洋,淹溺灾民五万户,死者两千人”。怀远“房舍为墟,禾稼荡没,淹死人口无数”。“淮河下游兴化平均水深2米以上,哀鸿遍野四处逃荒”。

 淮河流域1931年水灾范围示意图

1931年盱眙县从二月中旬到五月十三日持续降雨70天,盱城街道水深数尺,船漂街、巷,文庙门前停船,沿淮十条街道下水,人畜尸体禾谷家具随洪水漂流,惨不忍睹,全县耕地三分之一被淹,农作物减产百分之四十。9月16日盱城淮河水位16.71米,(正常水位为12.5米),洪泽湖水位16.25米,全年降雨1077.1毫米,洪水冲倒沿淮房屋23430间,全县灾民21万人,死亡88人,经济损失1400万银元。

一九五四年

1954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当年夏季开始较迟,西风环流北退的时间推迟一个月。江淮流域梅雨季节长。6、7月鄂霍次克海至贝加尔湖附近有一稳定阻塞高压,其南侧有一切断低压,北方冷空气得以不断地向南侵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位于沿江地区脊线在22°N附近,东南季风势力弱,而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暖湿气流却很强盛,淮河流域上空水汽含量丰沛,且大气层结构又极不稳定易引起大暴雨的不断产生。由于两股冷暖空气交锋相持于淮河流域,得以在该地长时间地维持阴雨天气。5月下旬连续降雨30天,雨量范围广、持续时问长,降雨量大,雨量中心畈降水量达1259.6毫米,1954年雨期比往年提前一个月,6、7月份暴雨达九次之多,6月4日开始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笼罩范围:1000毫米等雨线为1600平方公里;800毫米等雨线为1.65万平方公里;700毫米等雨线为6.65万平方公里;600毫米等雨线为7.96万平方公里。郑阳关、蚌埠、洪泽湖30天洪量分别达327亿立方米、397亿亡方米、493亿立方米。其中洪泽湖超平均的值3倍,雨期早、雨量大、时间长。江、淮齐涨、洪涝并发。淮河流域7月份雨量最大,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造成了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流域成灾面积6465万亩,安徽省(当时盱眙属安徽省)成灾面积3030万亩,死人1098。盱眙县由于淮河上游堤防漫决,洪水漫溢,淮河上中游洪水压境,加之本县又降暴雨,盱眙7月6日12点50分,时降暴雨88.7毫米,7月份月降雨量,达441.7毫米。7月16日盱眙又遭台风暴雨,7、8两月40天降雨589.3毫米。河湖水位猛涨。8月15日盱眙淮河最高洪水位达15.75米(正常水位为12.5米),持续两月不下。8月16日蒋坝最高洪水位15.22米。7月份洪泽湖以上降雨总量为788亿立方米,淮河流域6~8月份产生的洪水总量达993亿立方米,超过1931年洪水总量36亿立方米。7月18日进入洪泽湖最大入湖流量15800立方米每秒,而入江水道超标泄洪10700立方米每秒,超过设计标准2700立方米每秒。高良涧闸泄洪量为800立方每秒,淮河入湖总水量610.8亿立方米,出湖水量608.7亿立方米,洪泽湖滨湖地区200万亩土地滞洪被淹,盱城顺河街、土街、乱石堆,近圣街(现叫桂五街)、金桥街、古大街、六合同春、、兴隆街被淹,船行街巷。全县普受洪灾,盱眙受淹农田20多万亩,受灾4万多人,淹死5人伤8人,损坏民房3600多间。盱眙县委、县政府组织盱城2000多名民工到永弼乡加固哈滩等7座圩堤,发动圩内灾民客居盱城。县政府向灾民发放6亿多元(旧币)。水退后,组织灾民回乡,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救灾活动。全县以互助组,农业初级社为主体,抢种晚秋作物(绿豆、荞麦、葫箩卜)16万亩,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仇集乡王庄村在互助组带领下,六淹七种,成为安徽省抗洪救灾典型,受到安徽省政府表彰(当时盱眙属安徽省)。县委县政府发动灾民就地取材,用滩地生产的芦苇编织揩、席,由土产公司负责对县外联系帮助销售。

1954年水灾范围图

1954年冬天又遭大雪侵袭,平地雪深1.1米,气温降至零下21度,由於政府抗洪救灾措施扎实有效,在大洪大雪之年未饿死、冻死一人。

以上三年大水资料参阅:《淮河志》、《中国水利史槁》、《安徽省档案馆当年有关卷宗》、《肝眙县水利志》。

一九九一年

1991年大水罕见,年降雨1759.1毫米,是历年平均降雨量的1.79倍。6月至9月份降雨1199.7毫米,比1954年同期多降589毫米。6月29日至7月9日连降五次暴雨,计620.5毫米,是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7倍。5月21日至6月18日和6月28日至7月15日两度出现梅雨(累计降雨量908毫米)。严重影响油菜三麦收割,造成大部分山区和圩区已收割的麦把被大水冲走。

屋脊行舟

6月19日15时,团结河下游东圩内涌入洪水。圩破后,县委县政府各科局负责人赶赴现场,迅速制定出堵决方案。组织民力1000人,解放军官兵300人,调集抢险应急物资有:卡车10辆、大船10艘、水泥楼板400块、麻袋2万条、草包4万只及石料、木材、毛竹、铁丝等,全力抢堵,终因水流湍急,无法堵截,任其沉没,淹田4000亩,徐宁公路被淹,交通中断。

干群抗击洪灾

7月4日大雨滂沱,盱城淮河水位至15.09米,仍猛涨,县委紧急召开抗洪抢险救灾会议,明确抗洪重点,县委政府领导分4片亲临第一线,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1)河西片:淮北堤(亦称鲍集圩),是该片抗洪救灾的重点,全长30.8公里,7月6日全线告急,到处险象环生、滑坡、沉陷、管涌。7月11日淮委电令我县,鲍集圩准备滞洪,人畜财产在24小时内全部撤至18米高程以上,县委迅速落实,按指定时间和地点,将圩内涉及五个乡、16个行政村,15741户70977人全部安全撤离。

撤离灾民

7月12日,盱城淮河水位涨至15.59米,比1954年大水低0.16米,超警戒水位0.99米,肖咀水位17.4米,铁佛、兴隆、淮河等三乡10.7万亩尽沉水底,沿河湖洼地大片农田被淹,河湖水连一片,顿成泽国。

在紧张关键时刻,县委调集河东十个乡镇民力5150人,自备工具干粮,赶赴汛地,加入本地三万多抗洪大军,昼夜不息共同抢险,共用去麻袋20万条,草包15万只,毛竹5000支,木材30立方米,铁丝10吨,抢做土方20万方,确保淮北大堤安然无恙。

洪山、河桥两乡接纳安置来自安徽省嘉山县和本县淮河乡灾民两万余人。

(2)山区水库抗洪抢险: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59座,涉及全县20个乡镇,抗洪抢险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座座水库有险情,对每座水库都要制定出应急措施。如山洪水库(中型)溢洪时,溢洪闸消力池底板冲毁,危及闸身安全,制定用。

(3)淮河入江水道片:淮河入江道三河南堤主堤全长13.5公里。7月18日三河闸泄洪流量8900秒立方米,永丰圩北堤水位至12.9米,老涵洞处出现管涌,以0.3秒立方米流量向圩内涌,并夹带大量泥砂,危在旦夕,东阳乡政府组织三千人抢险大军,千余辆手扶拖拉机,从4公里以外运土,在管涌处筑外月坝运土0.6万方,封闭了管涌,保住圩堤。观音寺乡衡西圩涵洞身破裂,堤顶土方下沉,以0.5秒立方流量流向圩内,戴岗圩、坚强圩出现险情。该乡在上级指挥下,分三个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一组负责组织圩内的老弱幼村民及财产的撤退,以防破圩造成不必要损失;另一组负责组织人力物力抢险保圩,经过二十多个昼夜奋战,终于保住圩堤,保住家园;再一组负责从外乡镇借调四十台排涝机械及时排出低洼田积水,禾苗正常生长,该区抗洪抢险措施周密,损失最小。

(4)盱城片:主要任务是组织沿山环淮洼处居民和工厂企业的安全转移,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并负责全县各地物资供应调拨。

李铁映来盱检察灾情慰问灾民

盱眙县洪灾的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委派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卫生部长陈敏章亲临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极大地鼓舞灾民战胜灾害信心和勇气,省长陈焕友、省委副书记曹鸿鸣、省民政厅长侍云诗以及淮阴市委书记黄斌、市长姜立宽、常务副市长李国平等领导,先后来盱眙视察灾情,指导抗洪救灾,解决灾民生活困难。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德国红十字会代表B·古扎特博士来察看灾情和防病治病情况。台湾和香港红十字会也派人来慰问灾民。这些对盱眙灾区人民,战胜洪涝灾害,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是极大的鼓舞。12月初,仁集乡祖陵圩新村落成,共建492间房屋,安置灾民164户,并建有学校、幼儿园、供电房、厕所等配套设施。全县坏房8.2万间,倒房3.1万间,全部修建完毕。

8月下旬,降雨停止,全县圩区内积水1.6亿立方米,因河水顶托,圩水难以自排,为了早日恢复生产,适时秋播,县政府专门成立排水机构,调集本县所有排涝机械,又从省抗排部队借调柴油机252台套,7420马力,共投入排涝机组470台套,26955马力,耗资300万元,用40天时间,积水全部排出,15.2万亩三麦油菜及时播插。

洪水无情人有情,当盱眙人民遭受重灾处于困难之际,四方支持八方援助,党和政府及时送来温暖,共接收政府救济和社团个人港台同胞国际友人的各种捐赠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美元5000元,港币150万元,粮食1000万公斤,粮票34万余斤,各类食品物资200多种折币325万元。

1991年抢险共耗物资计草包131.1万只,纺织袋37.19万只,麻袋26.05万条,毛竹1.5万支,木材125立方,农膜37.4吨,油布280块,土工布2.3万平方米,钢材11.7吨,铁丝45.7吨,粮食1922吨,种子278吨,经费2171.85万元。其中省市援助物资计草包25.4万只,编织袋21.6万只,麻袋0.6万条,毛竹1400支,木桩360根,农膜2.5吨,土工布2740平方米,大席8750条,铁丝2.65吨,煤200吨,块石1000吨。

大水将水利工程弱点暴露无遗,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组织冬季十万治水大军,大搞水利工程:淮河入江水道南堤加固工程、高桥河、磨刀涧拓宽疏浚工程、团结河南堤加固工程、中小型水库加固和水毁修工程,共分五片同时进行,计完成土方223.8万立方米。

1991年夏,淮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根据淮委防办总结提供的资料,该年淮河洪涝灾害,全流域成灾面积为6024万亩,其中涝灾面积达4788万亩。江苏省洪灾面积333万亩,涝灾面积1391万亩。

二○○三年

淮河干堤在我县境内37.8公里,洪泽湖大堤盱眙段40公里,入江水道盱眙段20.5公里,复杂的水系导致水灾频繁,故而盱眙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建国后,1954年、1991年两次发生特大洪水。2003年6月下旬后,特别进入7月份,境内普降大雨,雨水集中,加之淮河大量客水下泄,使盱眙又一次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洪涝灾害又给盱眙造成重大损失。

公路行舟

(1)雨情、水情、汛情

6月21日入梅后,盱眙累计平均降雨557毫米,比上年同期多364毫米,为多年平均雨量的56%。截至7月22日全县累计降雨907毫米,比上年同期多497毫米,为多年平均雨量的90%。

7月1日8时淮河蚌埠闸下泄流量7760立方米/秒,入湖总流量12525 立方米/秒,出湖总流量12191立方米/秒,其中三河闸下泄流量8470立方米/秒。到7月5日16时,淮河蚌埠闸下泄流量增加到8500立方米/秒,7月17日16时一直流量为8940立方米/秒,(1991年最大流量8900立方米/秒)持续大流量泄洪,导致淮河干流、洪泽湖、入江水道水位猛涨且一直居高不下。7月11日8时,淮河肖嘴水位高达17.51米(警戒水位15.53),7月12日2时,盱城水位15.85米(正常水位为12.5米),为建国以来发生的最高水位;7月14日洪泽湖蒋坝水位高达14.37米,超1991年最高水位0.31米;7月10日9时,入江水道衡西水位高达12.31米。

(2)灾情及抗灾情况

7月4日,淮河镇的富淮滩圩堤漫水,圩内69户人家308名村民被洪水围困。

7月10日凌晨3时15分,官滩镇武小圩破圩后,抗洪抢灾干群3000多人,经6小时奋战将缺口抢险堵塞。

堵困结河圩堤决口

7月12日上午9时10分困结河东大堤圩滩圩(内圩)被洪水冲开70多米长决口,该圩面积为3.21平方公里,圩内集水1300万方,水深达2至3米,6000亩农田及房屋被淹没洪水中,圩内202户2557村民。因前一天下午全部被动员安全转移到盱城学校而免遭洪险。全县组织上百辆小八匹到山区拖土,打木桩,堵破圩的决口,添决口做土方9000多方,集中全县1000多台套机械日夜排涝圩内集水,截至7月31日排水3.14亿立方米。徐宁国道公路被淹20天后才通车。7月20日止,全县受灾人口53.072万人,成灾人口35.2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4135万人,无家可归人口3026人,被困村庄125个,受淹住宅11963户,受淹企业195家。损坏房屋11200间,倒塌房屋10853间。道路积水115条,长度达128千米,水深最高达1.8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6.8千公顷,成灾面积达48.267千公顷,绝收面积达27.067千公顷,毁坏耕地面积1773公顷,损失粮食3.95万吨,倒断树木52.9万棵;损失淡水养殖面积18.867千公顷,损失鱼7.85万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5696亿元。

北头水泥制品厂被洪水淹

在抗击洪涝灾害过程中,投入抗灾人数为13.2万人,上堤巡逻4.5万人,抢险人数32.6万人次。共投入柴油机648台1.87万千瓦,电动机335台2.73万千瓦,清除阻水障碍372处,控制和清除险情608处,抢做土方67.7万方。全县共投入抗灾物资:三袋185.9万只,块石12.61万吨,木材5.62万方,木桩18.5万根,铁丝14吨,土工布0.99万平方米,毛竹2.76万支,柴油579吨,耗用1167万度电。3.11万公顷耕地排涝,排涝水量达3.1亿方。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5.46亿元。

灾后,县委县政府极积组织受灾地区灾民生产自救,加强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多种培训科目,使灾民掌握专业技能,对县外劳务输出。组织高初中、技校、职校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的灾民青年,政府组织专人负责对外联系推荐赴苏、锡、常等地务工。组织妇女培训家教业务对外输出,对文化层次低的灾民,组织到南京、无锡等地郊区从事蔬菜种植承包及各地建筑工地做工。对灾区群众劳务人员,一律免收报名费和中介费。对淮河镇富淮滩内98户423人需整体搬迁安置建房户,每户救助2、5万元。建房预算向省政府打报告取得245万元(梁保华省长批示)。

(3)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多方支援

7月6日省长梁保华和市领导丁解民、李继平、陈宏玉等乘船到富淮滩指挥群众疏散,看望灾民。同日,南京军区某舟桥旅官兵会同驻军部队出动450名官兵和20艘冲锋舟,奋力搜救被水洪围困的灾民,当晚8时已将被水围困1300多淮河镇腰滩村灾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

7月10日副省长黄莉新在市领导李继平、刘学生、陈芸培同下抵盱看察水灾。

7月13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省长梁保华陪同下来我市察看淮河水情灾情。

7月14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红十字会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联合考察我县洪水灾情。

7月15日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长王陇德在省卫生厅长黄明瑚陪同下,来我县检查指导杭洪救灾卫生防疫工作。

7月25日省扶贫办副主任费伟康一行来我县调研富淮滩村民整体搬迁方案。

8月1日省总工会主库张艳一行13人到河桥镇就扶贫及抗洪救灾情况进行现场办公。

8月7日南京六合抗排队,来盱支援明祖陵镇的团结河圩排涝。

8月16日民政部、财政部自然灾窖评估组来盱视察灾情调研灾区倒房户情况。

11月13日爱德基金会再次向淮河镇捐赠赈灾物价值135万元。

2003年盱眙县抗洪救灾中接受捐款、捐物情况:

1.接受县外有关单位捐款610630元。

2.接受县外个人捐款(含盱籍在外工作的)66400元。

3.接受本县单位和个人捐款分别为74601元、24560元。

4.接受扶贪工作队后方单位捐款479750元和捐物折币233500元。

5.接受社会捐物(含招商引资企业)折币1548239元。

(以上捐赠资料由县民政局提供并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