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19日

悠悠长淮,千里东流,记忆着古今水患岁月;滔滔淮水,如诗如画,铭刻着历代治淮功勋;滚滚浪花,放声高歌,绿水青山,星光灿烂,走千走万,美不过淮河两岸。

盱眙境内古今淮河水患与治理

阅读数:6082  

夏维新 孙士奎

蛮荒时代,一条河流在大山在平原在芦苇在野草中静静流淌,一群名叫“淮”的短尾鸟,翱翔河流上空,栖息河流两岸,筑巢生存繁衍。从此,这条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奔流不息的千里大河,被称之“淮河”。

“淮”,在甲骨文中是一只短尾鸟和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组成,表示众多的鸟儿在水面上飞翔。《说文解字》解:从水佳声,水至清。自古以来,淮水清澈而绵长,淮岸优美而丰盈,淮鸟啁啾而翻飞。是的,古老的淮河是一条益河,两岸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淮熟,天下足”之美誉。

明代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河防一览》曰:“淮挟汝、颍、肥、濠等处七十二溪之水至泗州,下流龟山,横截河中,故至泗盱,则涌譬咽喉间,汤饮骤下,吞吐不及,一时扼塞,其势然也。”然而,淮河水患频繁,给盱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水 患

淮河盱眙段,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自东向西至泊岗引河口拐弯为南北流向,流经盱眙境内64.59公里。由于淮河流向落差大,上游高水位运行,下游低标准泄洪,加之淮河支流众多,河网水系不畅,河床淤积堵塞,河道平槽泄量少,夏秋季节,暴雨、洪水、支流汇集叠加,冲入淮河,泛滥成灾。解放前盱眙境内淮河两岸称之为洪水走廊,成为举世闻名“淹民舍,毁田禾,民大饥”三年两头灾的水患重灾区。根据古今《盱眙县志》《泗州志》及相关历史记载,盱眙县自唐代贞元八年(792年)至1952年,1100多年间,盱眙段淮河两岸发生水灾46次,特大水患16次。1991年~2003年,发生水患4次。现就古今淮河盱眙段较大洪水灾害摘要如下。

《史记》记:“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夏,黄河决濮阳瓠子,通于淮泗,汛郡十六”。丞相、武安侯田蚡言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鹫在。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淮,泗州等16郡被淹,盱眙与泗州相隔淮水而被灾。丞相田蚡却说,天意决黄,堵塞违天意,于是黄河连年倒灌淮河,盱眙人民倍受水灾。

唐·吕周任《大水记》载:唐·贞元八年六月,积阴骤雨,河泻瓴建,不舍昼夜,至于浃旬。淮渎平端七丈,喷涌下注,浮寿逾濠,下连洪波,冲塞淮泗。云雷为屯,以水济水,吞洲漂防,走不及窜,飞不及翔,洪波汗漫,不测涯涘,惊飚鼓涛,巨浪崩山,城不得不圮。”唐·贞元八年(792年)六月,暴雨连绵,没泗州城,盱城受灾。

《宋史》记,开宝七年(974年)四月,卫、亳州水。泗州淮水暴涨入城,坏民舍五百家,盱城受灾。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五月,大雨滂沱,淮水溢,盱眙军庐田稼漂没。

明·万历《盱眙县志》记,天顺四年(1460年)夏,淮水溢,高至泗州大圣佛座,大水入城,街市可行舟,禾麦俱伤。隆庆三年(1569年)八月庚申,以洪水为患,盱眙被灾。九月,淮水涨溢。高家堰大溃,淮水东趋,盱眙水深5尺余。隆庆四年(1570年),淮决高堰,河蹑淮后,径趋大涧口,至盱眙西北,阔十余里,为洪泽湖首。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淮决高家堰,黄水蹑淮,渐逼凤、泗、盱。是年,河从崔镇等口北决,淮水从高家堰东决,淮水南北,漂没千里。是年六月,霖雨不止,风霾大作,河淮并涨,千里共成一湖,盱眙居民结筏,浮箔采芦心、草根以食。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淮复决于高良涧,淹没盱眙田畴。明年黄水大涨,清口沙垫,阻遏淮水不能东下,于是挟上源阜陵诸湖与山溪之水,暴浸祖陵,盱眙城、泗州城淹没。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夏,大雨倾盆,淮河决口22处,平地行舟,人栖于木,浸祖陵,淹泗州、盱城。崇祯五年(1632年)夏,淮水漫涨,盱眙大水害,水坏民舍,鱼入市,民死者众。

清·光绪《盱眙县志稿》记,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黄河夺淮,泗堤水深两尺,百姓尽奔盱山,明祖陵、泗州城沉没于水,泗州移治盱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秋,大雨五十日,盱城市口水深丈余。雍正三年(1725年),淮水大涨,盱眙受灾,百姓以石粉食。嘉庆二十年(1815年)六月,沿淮大水,淹没盱眙田庐,禾田行舟,数百年水患莫此为甚。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盱眙境内大雨经旬,云山山水发,高至五六丈,禾田行舟。

《盱眙县志·大事记》记,民国五年(1916年)夏秋,连遭大水,盱眙受灾。民国十年(1921年)夏,连降暴雨,经月不停,盱城大街成泽国,沿淮两岸受灾严重。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秋,70天大水,盱眙三分之二耕地淹没,灾民15万。

1952年9月,盱眙连降暴雨18天,454683亩农田、41268人受灾,倒塌房屋666间。1991年6~7月,盱眙境内连降暴雨,淮河水位涨至15.18米,溜子河破圩,淮河乡富淮村淹没,团结河渡口圩冲开决口30~40米,盱城主街道淹没,762个自然村受灾,113750人转移,房屋倒塌32846间,经济损失4亿元。全县5700人轮流抗洪抢险,加固淮河圩堤,建戗台32段。1993年6月,盱眙县降雨2382.9毫米,县城主街道水深3~5米,倒塌房屋1308间,农田受淹21万亩,22家工厂被淹停产,经济损失890万元。

2003年7月4日,盱眙县连降暴雨,淮河流量每秒8580立方米,水位17.51米,超历史记录。淮河盱眙段大堤被洪水冲破,富淮滩被淹没,撤离灾民258人,行洪区转移6.8万人。2007年7月12日,淮河盱眙段水位15.31米,超过保证水位,淮河龙虾养殖网冲毁,渔民损失惨重。

污 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水排入淮河,流经盱眙段,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事件层出不穷。盱眙境内工业取水、农田灌溉、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989年2月下旬~3月上旬,安徽省颍上闸放污水4500余万立方米,形成长约60公里污水团向下游推进,淮河盱眙段呈黑色,自来水厂停水112小时。1992年2月~3月,上游以每秒200立方米的污水排入下游,形成180公里污水带,污染淮河盱眙段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1994年7月23日~9月15日,淮河盱眙段遭受来自上游2亿立方米污水下泄,呈酱黑色污水带长70公里,盱眙段滞留55天。水质体高锰酸盐、氨氮、非离子铵、亚硝酸盐每升分别上升至18.5毫克、86.61毫克、0.91毫克、1.86毫克。城区市民饮用水极度困难,工业企业被迫停产4个月,淮水鱼虾大量死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南京军区某部167名指战员自备20辆送水车和自来水管线,铺设用水管道15公里;市委、市政府调集20辆送水车为盱城市民供水,缓解居民饮用水困难。国家、省、市领导多次来盱视察灾情,慰问灾民。1994年8月13日,《人民日报》以《污水大于天灾》为题,报道盱眙段淮河污染。

2004年7月24日,因上游突降暴雨,淮河支流开闸放水,闸内黑色污染水团下泄133公里,总量约4亿吨,流经盱眙。经监测:每升水含氨氮值、溶解氧等主要指标严重超标,水质为劣五类,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

炊烟袅袅,淮水滔滔,一条大河自远古流来,流过万亩良田,千户农家。然而,正是这条大河,雄风万丈,桀骜不驯,泛滥成灾,水患民不聊生;体质污染,夷害百姓;盱眙境内淮河两岸成为举世闻名的重灾区。保护健康淮河,打造生态河道,共建人水和谐,淮河两岸人民梦寐以求。

治 理

盱眙历朝历代炎黄子孙,仁人志士,为治理淮河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终因时代和社会制度的局限,壮志难酬,久治不愈,屡治屡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经过六十年的矢志不渝,到2008年,盱眙境内淮河大堤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终于实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好企盼。现摘录古今《盱眙县志》部分资料,阐述治理淮河盱眙段的经过。

水灾治理。《南史·康绚传》记:“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在旧招信县西北六十里之淮河作浮山堰,截淮水以灌寿阳,作役人及战士有众二十万,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夹之以堤,并树杞柳。”“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杀数十万人,其声若雷,闻三百里,水中怪物随流而下,或人头鱼身,或龙形马首,殊类诡状,不可胜名。”

《盱眙县志·大事记》记:“唐·太极元年(712年),敕使魏景清开挖直河,疏淮水。”

《宋史·河渠志》记:北宋元丰六年(1083)正月戊辰,发运副使蒋子奇凿龟山运河(一名古河),二月乙未告成,长五十七里,阔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长淮之险,凡四十九里。崇宁二年(1103年),诏修遇明河,自真州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泄淮水,五年工毕。(《盱眙县志·大事记》)明·万历《盱眙县志》记:万历二年(1574年),淮水大溢,河臣潘季驯始筑高家堰。自是,淮水益壅,臣牛应元始议,开金家湾、芒稻河,泄淮水入湖。又开高堰北五十里武家墩,以杀其淮势。其后,乃建武家墩闸,建高良涧闸,建周家桥闸,泄淮水入湖。万历五年(1577年),巡按御史邵陛筑淮河护城堤,长720丈,高1丈,阔8尺,名曰邵公堤。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漕,在治淮中主张“蓄清刷黄”,修筑洪泽湖“高家堰”大堤三十公里,抬高洪泽湖水位,冲刷黄河的浑水。终因黄强淮弱,下泄不畅,加重淮河中下游地区洪涝灾难。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盱眙知县乔杞挑陡山湾拳河、筑两岸石堤、疏浚旧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治淮而议:盱、泗之地比高堰为下,与高宝诸州县皆若釜底,然安能免淮之浸哉。今高堰一带修守不严,奸商盐贩之徒无日不为盗决计,盱、泗之人未究利害之源。且淮之旁流日多,则正流日弱,于是刷沙无力,而黄水益横清口,就淤势不得不倒灌。先哲之言曰:御黄如御敌,淮日退,则黄日进,论者以导淮为秘计,而不察其为弱,淮之先征也。淮之患曷,有穷已邪。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淮复决,高堰、高良涧诸处寻筑塞之。明年,河臣杨一魁以黄淮冲溢乃议,分黄导淮,辟清口沙七里达淮,之经流建武家墩泾河闸,以泄淮之旁溢。又建高良涧减水石闸、子婴沟、周家桥减水石闸,一自岔河下泾河,一自草子湖、宝应湖下子婴沟,俱通广洋湖及射阳湖入海。犹虑淮水宣泄不及,南注各湖为患,又开高邮西南之茆塘港,通邵伯湖,开金家湾下芒稻河入江,以杀淮涨。自是淮患渐平,虽时有决溢,而培固高堰,增置坝闸之外,无所为治淮长策矣。

清·光绪《盱眙县志稿》记,康熙三年(1664年),淮溢武家墩、高良涧闸,堤颓。众议,筑周家桥南三十里翟家坝,称为天然减水坝,止令填平决口,不许加土增高,以此疏淮水暴涨。嘉庆十八年(1813年),挑仁字引河,长612丈。嘉庆二十年(1815年),挑礼字河,长700余丈,又于学宫滩岸筑淮河堤一道,长130余丈。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汪云任捐修淮河护城堤,堤长700余丈。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汪云任之子汪根敬捐金在盱城沿淮修堤,名为小汪公堤。

民国25年(1936年),修建南河挡水堤,自太平沟绕扁担河至田家嘴,全长60华里《盱眙县志·大事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7年,国务院作出《淮河流域规划提要》;1977年,淮委提出治淮骨干工程完备三大水系:修建拦洪水库“蓄山水”, 扩大支流排洪“给出路”,引水补充水源“引外水”;1992年,国务院作出《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2002年到2007年,国务院、淮委每年为治淮兴办十件实事。

盱眙县委历届领导贯彻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落实国务院和淮委的指示精神,凝聚集体智慧,率领水利大军,跋山涉水,历尽辛苦,实施大兵团作战,水利工地高扬“天寒地冻何所惧,战天斗地换新颜”“治理淮河为人民”的红旗,掀起千军万马治淮热潮。经过六十年矢志不渝,到2008年,盱眙境内淮河大堤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标准。

自1952年起,每年冬春,盱眙县政府动员万名水利战士,掀起大修水利和治淮高潮,以疏浚老河道为主要工程,以开挖新河渠为辅助工程,使淮水下游畅通无阻,减轻上游高水位压力。至1985年,开挖三河农场二支河,疏浚境内淮河、汪木排河、高桥河、维桥河、团结河、黑泥河、董桥河、神墩河、入江水道等河道9条,长82.9公里;开挖加深愚公河、东高河、清水坝引河、仇集大涧,清障石渣0.2万立方米,淤泥5万立方米,畅通淮水。建成中小型水库105座,建圩区109座长501.47公里,建机电站264所,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上世纪九十年代,县政府组织人力,修建淮河挡洪墙13685米,建涵闸25座;加固沿淮圩堤24.2公里,新修防汛路2.6公里,完成土石方近2亿立方米。2000年~2008年,完成黄岗段复堤、块石护坡、防渗处理等工程;新建淮河北堤穿堤涵洞9座;完成入江水道三河南堤块石护坡、抛石护堤脚、修堤土路、填塘固基、改建穿堤涵洞等工程。现就治理境内淮河支流重点工程阐述之。

维桥河治理。维桥河是盱眙东部地区重要行洪之河,1950~1954年冬春,盱眙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1.94万名水利战士整修维桥河,开挖河道,筑堤防水,截弯取直,完成土方工程56.7万立方米。1958年冬,发动1.16万民工,完成土方工程81.4万立方米。1971年,组织1.2万民工,完成土石方80万立方米,拓宽挖深河道10公里。维桥河经过多年治理,河底高程10米,宽40米,河床宽100米,确保高水位泄洪畅通。

高桥河治理。高桥河是盱眙中部地区重要行洪之河,1950年,盱眙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万名水利战士,完成土方工程18万立方米,疏浚高桥河及其支流黑泥河、董桥河,拓宽河道,加固河堤,以泄洪水。1956年,完成土方工程4万立方米,加固圩堤6公里。1976年、1977年,两年间,高桥公社先后组织7000民工,完成土方工程52万立方米。高桥河经治理后,达高水位行洪标准。

汪木排河治理。汪木排河是盱眙北部地区排洪之河。1953~1963年,河口宽10米,深2米,河道行洪不畅,两岸经常受灾。1964年,盱眙县委县政府动员1.1万名水利战士,实施治理工程,完成土方工程5.2万立方米,疏浚河口50米,底宽40米,底高程6.1米。1970年,动员全县1.5万民工,完成土方工程140万立方米。1973年,完成土方7万立方米。汪木排河通过治理后,高水位泄洪无阻。

团结河治理。团结河位于盱眙东南部,是淮河泄洪的重要支流。1985年,由泗洪县划归盱眙县。1965年,淮水冲毁左堤。1970年冬至1971年春,泗洪县委县政府组织水利大军加固、增设圩堤,完成土方53万立方米,但标准低,淮水倒灌,水灾频繁。1975年,泗洪县组织万名水利战士,治理团结河,完成土石方180.85万立方米,总长26.2公里,泄洪达到20年一遇。

入江水道(三河南坝)治理。淮河入江水道盱眙段流经观音寺镇、马坝镇,总长10.8公里。1964年、1970年,盱眙县委县政府组织8000余名水利大军,两次新修入江水道,共疏浚河道20.5公里,筑堤8.6公里,堤高13~14米,完成土石方140万立方米,可御淮河下泄6000立方米/秒洪水,保护面积320.15平方公里,耕地1.19万亩。1986——2004年,省、市、县共投资900万元,实施三河南坝块石护坡、抛石护堤1.1万米,堤岸加固、填塘固基8.8公里,新修建筑物11座,淮水泄洪畅通无阻。

60年来,国家及地方投资近3.5亿元,兴建淮河盱眙段防洪排涝工程,加固淮河北堤,实施块石护坡,新建排洪闸、桥涵洞14座,新修穿堤涵洞9座,清除淮河土石渣0.5万立方米,水系渐趋完善,使淮河盱眙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2008年6月,全县普降暴雨大暴雨,盱眙境内淮河两岸有惊无险。

污染治理。1995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后,国家环保总局确定380项治污工程,经过10年治理,淮河流域关停关闭年产5000吨以下小造纸厂1111家、小化工、小制革、小化肥等“十五小”企业3876家,淮河上游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90%。

自1985年以来,盱眙县委县政府对境内部分化工厂污水排放严加处罚,关停小化肥厂、小染料厂5家,新建城市净化污水厂2座,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淮河;流经盱眙县城的淮河东岸,建成淮河风光带。至2008年,淮河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至今淮水无污染。

长天蓝蓝,淮水清清。如今,淮河两岸花果飘香,粮食满仑,安居乐业。走千走万,美不过淮河两岸,实现多年来淮河两岸人们的梦想。但是,在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吃饭瓜菜带的艰难困苦岁月中,盱眙老一辈水利战士,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历经千辛万苦,发扬战天斗地精神,为治淮工程作出较大贡献,谱写淮水安澜新篇章,他们永远是今人敬重的治水先锋,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治淮楷模。